本文出自 “JointForce”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7182007574097128&wfr=spider&for=pc
前言
作为一名程序员, 不可能不与网络打交道. 现在我们的手机, 电脑, 不夸张地说, 离开了网络就是一块’废铁’, 它们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本文的作用呢,主要是针对不是非网络专业开发的人员准备的, 以’最短的时间, 了解计网最多的知识’为前提起笔.
1 | 概述 |
先来了解下各种我们知道, 但是不太了解的专业名词的意思
因特网
因特网
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网络, 是”网络的网络”. 即因特网是所有网络互连起来的一个巨型网络.
因特网的组成 :
边缘部分 : 主机
核心部分 : 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此路由器不是我们家用的路由器)
以太网
以太网是现在最常用的局域网通信协议, 以太网上传输的是MAC帧. 由于以太网同一时间只允许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 所以必须有一套检测机制, 那就是CSMA/CD协议 :
多点接入 : 多台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 : 不管是否正在发送, 每个站都必须不停地检测信道
碰撞检测 : 边发送边监听
OSI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只要遵守这个OSI标准, 任何两个系统都能进行通信. OSI是七层协议体系结构, 而TCP/IP是一个四层协议体系结构, 于是我们采取折中的方法, 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的时候往往用的是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和应用层
协议体系结构
1 | 物理层 |
计算机的世界里只有0和1, 正如你现在所看这篇文章的文字, 存储在计算机中也是一大串0和1的组合. 但是这些数字不能在真实的物理介质中传输的, 而需要把它转换为光信号或者电信号, 所以这一层负责将这些比特流(0101)与光电信号进行转换.
如果没有物理层, 那么也就不存在互联网, 不存在数据的共享, 因为数据无法在网络中流动.
1 | 数据链路层 |
Welcome to Hexo! This is your very first post. Check documentation for more info. If you get any problems when using Hexo,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troubleshooting or you can ask me on GitHub.
Quick Start
Create a new post
1 | $ hexo new "My New Post" |
More info: Writing
Run server
1 | $ hexo server |
More info: Server
Generate static files
1 | $ hexo generate |
More info: Generating
Deploy to remote sites
1 | $ hexo deploy |
More info: Deployment